林清轩赴港IPO收证监会反馈:虚假宣传存后遗症

2025-08-17

  

林清轩赴港IPO收证监会反馈:虚假宣传存后遗症毛利率堪比茅台

  近日,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林清轩”)收到证监会关于本次公司境外上市的备案反馈意见,具体反馈意见包括需说明欠缴社保公积金情况、虚假宣传受处罚后整改情况等。

  林清轩于2025年5月29日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赴香港上市,如若成功上市,林清轩或将成为港股“国货高端护肤第一股”。2021年B轮融资时,公司估值曾达31.75亿元的峰值,铸就高光时刻。但好景不长,去年8月雅戈尔以7185.52万元受让海纳亚洲所持4.49%股权时,林清轩估值惨遭腰斩,仅剩15.59亿元。

  以“高端国货”的品牌定位及高定价策略,林清轩2024年毛利率超过80%,这是远超同行、直逼香奈儿等奢侈品牌,甚至堪比茅台的“暴利”水平,并且营销费用居高不下,达到研发费用的十倍以上。如今,屡次触碰监管红线的林清轩,其“高端”故事还能否讲得通吗?

  、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近日,公司收到证监会关于本次境外上市的备案反馈意见,具体反馈包括要求说明发行人及下属公司欠缴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具体情况;说明发行人及下属公司因虚假宣传受行政处罚后的整改情况等。虚假宣传这一条,与此前林清轩此前被监管处罚有关。2月18日,因广告宣传产品具有“抗老”功效,与产品实际功效不符,林清轩在北京的一门店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超2.1万元。

  称,公司有明确的药监局审批的功效“抗皱、修护、紧致”等等,但在门店写成“抗老”是不符合法规的,要整改。事实上,此前林清轩多次被曝虚假宣传,早在2019年便因宣称产品具有“千年皇室御用”“治疗疮疖”等功效被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处罚;2021年,其“修复皮肤屏障”的宣传再次被证伪,监管部门明确指出该表述仅涉及表皮结构,不能代表皮肤整体功能。

  品牌营销专家路圣贞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林清轩护肤产品能够被资本看好和维持终端高价形象,是因为其品牌发展战略清晰,产品基本可靠,各种无良添加较少。但是在实际的市场反馈中,林清轩的产品基本上是无功无过,市场反馈主打产品效果还行,但是没有宣传得那样神奇。而且在性价比上无法与欧美护肤产品相比。

  事实上,林清轩近三年来业绩好转,营收与利润都有显著增长,前年扭亏为盈。但虚假宣传给品牌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销售费用占比高企等问题仍存隐忧。

  再看营销推广与研发投入数据。2024年,公司营销推广开支高达3.65亿元,研发投入仅3040万元,前者是后者的12倍。2022至2024年间,公司累计营销费用达7.6亿元。2022年至2024年,研发成本分别为0.21亿元、0.2亿元及0.3亿元,三年研发总投入仅7120万元,占比不足营收3%,远低于同行业的

  (5.1%)和华熙生物(8.7%)。国际美妆巨头研发投入普遍维持在5%—10%,欧莱雅2024年研发费用高达11.4亿欧元,可见林清轩研发实力较为薄弱。

  对此,路圣贞认为,根据市场的反馈,林清轩50毫升精华油是明显缺乏性价比的一款产品。其定位高端不是依靠产品功能上取得的优势,而是借助了媚高不尚低的特定消费心理,这种心理驱使下的购买行为,是消费者基于高价即高质的简单认知做出的品牌选择。真正的高端一定是要以扎实的产品品质做基础,一旦这种基础遭到破坏,消费的正确性也就不存在。

上一篇:央行:前七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下一篇:明阳科技2025上半年净利率下滑至1904%盈利质量承